[1] |
石楠, 陈崇怡, 文双雅, 胡海燕, 高志强, 舒畅, 严玲玲, 颜妙珺, 王小凤. 两种新型机械移栽方式下不同肥密处理水稻生长及产量差异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23, 29(2): 88-92. |
[2] |
管恩相,谭旭生,郭文高,曾跃华,刘立新. 湘晚籼12号提质降镉高产栽培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7, 23(5): 107-108. |
[3] |
金武昌1, 陈惠哲2, 朱佰明1, 周红海1, 鲁立明1. 不同抛秧盘对抛秧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2, 18(6): 51-52. |
[4] |
寿建尧;吴森炎;钱铁生;陈鲁妙;潘志高;许立新;金仲锦 . 超级早稻中早22抛秧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/667 m2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0, 16(6): 65-66. |
[5] |
潘志文;陆瑞平;刘建辉;陈长铭;葛胜;李群. 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08, 14(5): 49-52. |
[6] |
丰作成[];郭群利[];王蓉[];戴燕玉[];朱花芳[];陈俊涛[]. 超级稻中早22的品种性状及旱育抛秧栽培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5): 22-22. |
[7] |
徐世林;李群;潘志文. 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4): 48-49. |
[8] |
宋世枝;段斌;何世界;李慧龙. 水稻抛植苗原床泥质露天育秧法的设计与效果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1): 40-42. |
[9] |
陆瑞平[];陈德辉[];张正海[];步学林[];周宝红[]. 塑盘抛秧超高产技术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1): 42-44. |
[10] |
方满昌. 水稻机械插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[J]. 中国稻米, 2006, 12(4): 37-38. |
[11] |
吴建富;潘晓华.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在生产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[J]. 中国稻米, 2005, 11(5): 34-35. |
[12] |
李万明. 稻田固定厢沟免耕旱育抛栽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05, 11(5): 41-41. |
[13] |
陈珍新.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探讨[J]. 中国稻米, 2005, 11(3): 26-27. |
[14] |
石纪成;唐丙坤;王秀中;谭胜兵. 春季寒潮对早稻盘育抛秧的为害特点及防御[J]. 中国稻米, 2005, 11(1): 30-31. |
[15] |
李淑英. 新形势下对水稻抛秧技术的再认识[J]. 中国稻米, 2004, 10(5): 25-26. |